close


在各個產業中,哪一個產業的未來成長力道最強?農業絕對會是其中之一,去年美國的創投資金已經開始擴大投資,包括巨量資料分析、雲端化平台、軟硬體整合及各種行動裝置上的應用都很熱門。

「農場的樣貌,因為科技變得不太一樣了,你知道嗎?」當無人飛機在廣袤無垠的農田穿梭,同時透過照相、偵測來回搜集資料,再將大量資料傳輸到農場外的雲端系統平台,巡田的任務從此就改變了,也許不再需要人工介入,而這只是農場經營與科技結合之後的其中一項改變。其他還可以看到養雞場裡,開始藉助機器人監控飼料份量,另一旁的乳牛場也由機器人自動為乳牛安裝擠奶器來擠乳。

這些創新應用全都來自新創公司的發想,透過科技的力量,有愈來愈多的新創公司切入農業領域,甚至吸引不少創投公司注目。根據《紐約時報》指出,去年美國矽谷創投大約砸下3.5億美元在農業領域。相較於高科技或網路產業受創投青睞的程度,雖然差距甚遠,但卻已經是美國農業史上新高,以往相關投資金額僅有5千萬美元左右。

新創公司積極卡位

位於美國密西根州的FarmLogs獲得100萬美元種子基金1年後,不久前又獲得Drive Capital領投的400萬美元資金挹注。FarmLogs主要設計具有智慧型預測、最佳化作物輪種方案、栽種過程自動收集資料功能的藍牙設備,農民可在行動裝置上透過衛星地圖和雲端資料庫,來管理田地和各種作物工作日誌。目前全美已有5%的農場使用該軟體,而這家新創公司2012年才剛從著名的企業育成中心YCombinator畢業。

FarmLogs共同創辦人傑西.弗瑪(Jesse Vollmar)相當看好農業導入資通訊應用的發展後勢,他說:「到目前為止,FarmLogs已經幫助全球數千名農場主人從現代科技中獲益,有了他們的回饋和建議,這一群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,將能讓未來農業變得更智慧、更美好。」

在亞洲,新加坡於今年1月底舉辦的Startup Asia新加坡創業競賽中,有一家進入決賽的新創公司8villages格外引人注目,因為它是唯一與農業經濟有關的公司,而且最近剛完成一筆15萬美元的A輪融資。8villages開發的平台服務,介接當地所有的農業相關資訊與技術,根據作物的種類和地理位置,為不同地區的農民提供生產建議,目前已與3家農企業合作。

把鏡頭拉回台灣,則發現台灣的ICT產業相當發達,產業鏈結構也很完整,對新一代農民來說,願意嘗試導入科技應用的比例與日俱增,包括飛利浦、英特爾、IBM及研華等大廠都積極布局智慧農業。其中,台灣大學與英特爾共同推動的智慧型農業研究計畫,便將蘭花列為發展重點;而研華則與台糖公司精緻農業事業部種苗繁殖場合作,在台南的烏樹林蘭園打造新的智慧溫室。

優先鎖定高經濟作物

另外,研華也協助阿里山的高山百合花農,進行百合植物工廠的布建。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行銷課長許純瑜認為,台灣ICT產業擅長平台和服務,「我們能針對不同的農業特色,提出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,透過軟硬體整合,讓使用者根據管理需求來操作或運用這些資料。」

飛利浦也與屏東科技大學進行園藝LED照明合作,將飛利浦的「光配方」(Light Recipe)創新技術運用於精緻農業,這項合作預計至少會持續5年。台灣飛利浦總經理柏健生指出,屏東是農業大縣,初步鎖定具有高經濟價值,且栽種門檻較高的作物為共同研發標的,「目的是希望可以結合LED科技與台灣農業園藝技術的know-how,進而促進產業的升級與發展。」

值得注意的是,對於許多小農來講,大廠訴求的完整解決方案,不見得完全適用,主要在於成本考量與效益評估,以致於無法全面導入。因此,一些輕巧又實用的服務,反倒比較受歡迎。例如最近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就推出一項新服務,是以手機通訊軟體Line來做「農作物即時診斷服務」。農友只要將作物狀況拍照並上傳至Line,就能得到農改場專家的即時回饋與建議。推出2個月以來,已有上百位農友提出諮詢。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長王仕賢進一步透露,這項服務只是農業結合科技應用的初步嘗試,未來會開發更多元的服務。

台灣農業轉型為「綠金」產業之際,能否像國外新創公司那樣,提供有趣、實用、成本較低的服務,將是未來必須思考的課題。如能結合其他產業的創新與人才,未來仍舊充滿希望。
(本文未完,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年3月號《數位時代》「開放創新,贏更多!」,全國7-11、誠品等各大書店熱賣中。

本文引用至:
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id/3142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學承電腦嘉義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